第49章
關燈
小
中
大
令年很幸運,剛進江南女學,就遇到了一件盛事——兩江總督親自來學堂裏巡視。她入學要比別人晚,不巧一位堂姊剛剛退學,要回家待嫁,還有位堂妹跟呂氏去了外祖家,同學們大致只知道她是鹽政於老爺的外地親戚,並沒有格外關註,令年很自然就落了單。
她是從幫廚口中得知,總督要訓誡講話,還要召集大家去合影,趕緊換過新領的校服。這時師生們和總督已經呈眾星拱月的姿勢,在校舍外排列好了,前頭架了照相機。令年悄悄走進隊尾,占據了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。
她們擺出昂首挺胸的姿勢,等了好一會,照相機還沒有響。是校監之間發生了小小的爭議。有人說:小松老師缺席了,沒有人告訴她。有人說:她在兩枚銅錢那個案子裏惹得總督很心煩,不來正好,省得總督看見了又要生氣。又有人說:怎麽說也是東洋才女,為了彰顯兩國敦睦,還是把她叫來吧。這時有知道內情的人便說:什麽才女,她不就是去東北找她丈夫,丈夫被俄國人打死了,她沒有旅費回國,才流落南京的嗎?來了幾年了,也不見得有什麽真學問。
令年聽懂了,小松是斯國一的姓。
大家莫衷一是,又不敢驚動總督,等得不耐煩了,校監說:不等了。話音未落,斯國一小跑過來,她穿的布褂長裙,頭發在腦後挽個圓圓的發髻,和別的女教員沒什麽區別,嘴裏說著“請等一等”,又沖眾人很鄭重地鞠了躬,說自己來晚了。
顯然前排並沒有給她預留出座位,斯國一也很識相,自己繞到後頭,像個低眉順眼的女學生,站在了令年身邊。
令年的餘光看到她的短褂漿得筆挺,衣襟上別了一束黃燦燦的桂花,香得沁鼻——她大概對照相很重視,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打扮,完全沒有想到,對校監和總督而言,她其實可有可無。
照相師傅招呼大家往前看。令年便把目光收回來了。這一天,她和所有的女同學一樣,穿的窄身藍褂,洋布裁的黑色百褶裙,新剪的劉海下,一張臉是潔白安靜的。應照相師傅的要求,她微顯嚴肅的臉略微緩和了些,因此定格在鏡頭前,是個很含糊的表情。
兩江總督巡視過後,學堂裏頒布了幾條新的校規:非本地的學生,必須寄宿在校舍裏,家在南京城的,則要派父兄或者仆人每天接送上下學。另外,本學堂的學生一律嚴禁參加校外的集會、詩社,或在公開的場合及報紙發表任何與朝政、民生相關的言論。
南京的街頭巷尾,也出現了同盟會、共進會的蹤跡。本地女學昌盛,還有女子禁煙會,衛生講習所,婦人紅十字會,連娘子軍事團都有了。因為各個學堂、衙門每年送許多人去東洋留學,這裏的東洋風又格外盛行,人們喜歡日本產的洋紗洋傘,毛巾胰子,認為他們很擅長仿造西洋貨,便宜精致,又很耐用。
總歸來說,南京比上海祥和,到處都是園林宮闕,湖光山色。時代的新風尚且沒有撼動這座古都所獨有的韻味和奇趣,街上還是轎子和驢馬居多,夫子廟的行人摩肩擦踵,秦淮河的畫舫裏,仍舊有人用吳儂軟語招徠著生意。
令年沒上幾天課,又隨同學們一起去參觀了南洋勸業會的跑馬場。這裏正在舉辦國內有史以來的第一場運動會,男大學生們盤起了辮子,綁了腿,比試了賽跑和各種球類,最後是上海學界的代表團贏得了頭獎,令年激動得臉都紅了,卞小英找過來時,令年還在意猶未盡地往賽場上張望。
這幾年沒有戰事,水師營的官兵快成了儀仗兵,運動會上也來亮了相。卞小英換上了海軍禮服,身側佩劍,胸前掛著手風琴。他因為長相英俊,還被臨時編進了西洋樂團。
令年還奇怪:“我遠遠看見你在隊伍裏,怎麽不拉琴,只顧著走步子?”
卞小英笑道:“我本來就不會拉啊,就是做做樣子的。昨天稍微學了一點,一邁步子,又忘了。”
頒獎儀式已經結束了,觀眾們正在陸續散場,卞小英把手風琴還了回去。他那些同寅們還在三三兩兩地站著,等他一起回營,卞小英搖了搖手叫他們先走,對令年道:“我送你回去。”
令年的女同學們已經不剩幾個,她四處看了看,沒有找到大伯父家的轎子。
“走吧,”卞小英催促她,“你們學堂不是不許自己一個人回家嗎?”
令年只好跟著他,步行離開跑馬場。卞小英看她一眼,她鞋子上被人踩了好幾個腳印,仍是笑瞇瞇的。他剛才在同寅面前把她叫住,是有點炫耀的意思的,這會卻有些後悔了。離她更近了一些,他把路人回望的視線遮住了,“唉,你別一直笑了。”卞小英說,“南京隊輸了,你沒看別人都是垂頭喪氣的嗎?”
“我是上海人,我當然高興了。”
“南京人本來就不喜歡上海人,這下更糟了。”卞小英一頓,“我倒是覺得上海人蠻好的。”
令年俏皮地皺了皺鼻子,“有什麽了不起的?”她自己先撲哧笑了,“南京人,大蘿蔔。”
“蘿蔔好吃啊……”
街上熙熙攘攘的,連空包車也不見一輛。兩人只能邊走邊望,偏卞小英那身海軍裝格外吸引人註意。有社員拿著傳單追上來,他擺了擺手,不怎麽感興趣,對令年說:“我明天送你上學吧?”
令年覺得他今天格外殷勤,“不要麻煩了。”
“知道總督大人去你們學堂幹什麽的吧?”卞小英告訴她,“是去選兒媳婦的。”
女學堂裏的學生都出身達官貴人,總督夫人還是掛名的學監,也不稀奇。令年認為自己在學堂裏並不起眼,可琢磨著卞小英這語氣,她回過味來。“那,跟我也沒關系呀。”
南京的秋老虎難熬,令年說著話,用手絹擦起了額頭的薄汗,卞小英見前方就是鳳儀門,靈機一動,讓她等一等。沒一會,他自水師學堂回來,手裏還推著一輛半舊的自行車。令年眼前一亮,忙小跑過來,“你會騎自行車嗎?”
卞小英說:“會啊。”其實已經生疏了,他騎上去,車頭猛地拐了個彎,道邊的行人紛紛退避。車子是幾年前別人送給他的,在南京還算是稀罕物。卞小英來回蹬了幾個圈子,說:“我們可以抄小巷子,我騎車帶你回去。”
令年躍躍欲試:“我能騎嗎?”
“你不怕?”
“不怕,我會騎馬。”她今天穿的褲褂,很輕靈方便,模仿卞小英的姿勢上了車,卞小英比她還小心,雙手緊緊扶住把手,叮嚀她道:“我替你把著,你別蹬,慢慢繞幾個圈就夠了。”令年嘴上說知道了,不斷地催卞小英松開點,在鳳儀門下慢慢騎了個來回,叫卞小英放手,還沒等他反應過來,她已經腳蹬一踩,嗖一下騎走了。
“哎,”卞小英追了幾步,見人早沒影了,一時哭笑不得,又替她擔驚受怕。很快令年又折返回來了,騎在車上在他周圍繞圈,得意洋洋的。“這個比東洋車跑得快多了。”令年不舍得還給他,“能借給我騎幾天嗎?”
這自行車早被閑置了,卞小英倒是無所謂,“在家裏和姊妹玩可以,你不要騎出門啊。”
“我可以騎車上學,”令年信心滿滿,臉在秋陽下曬得通紅,“別人趕都趕不上,你看……”
“小心……”
話音未落,車輪碾過碎瓦片,令年連人帶車栽了個大跟頭,卞小英嚇一跳,忙把自行車丟到一邊,把她扶了起來。令年的手心已經擦破了皮,沁了點血出來。卞小英直皺眉,“怎麽以前沒看出來,你膽子這麽大?”
令年背過身去,燦然的笑容黯了一下——是他在咒她吧?她沒說話,低頭用手絹把掌心隨便包了包。卞小英把自行車送回水師學堂,召了兩輛包車,送她回於府。他似乎有些猶豫,隔了兩天,才履行承諾,叫人把自行車送來了於家。
於府裏沒有電話,也沒有汽車,學堂裏的課程又算不上很有趣,因此南京日子好像過的格外緩慢悠閑。這輛新得的自行車,成了令年閑暇時不多的娛樂工具。她往把手上系了各色絲縷編的瓔珞,有時候也別一把桂花,斯年在後座上撐著洋傘,把燕子磯、玄武湖、紫金山游了個遍。
下過幾場秋雨後,天氣突然轉涼了,令年自上海來的時候,也帶了幾箱子的衣裳,可於太太照例替她裁好了秋裝,遣下人送來南京。於太太雖然粗通文墨,但年紀大了,不習慣寫信,令年取出一件新做的華絲葛夾襖換上,仍舊騎著自行車,去電話局——她在大伯父家是客,呂氏又不在家做主,簡直過得無拘無束。
於太太接到她的電話很歡喜,把瑣碎事情問了一堆,令年聽著電話那頭何媽、阿玉,還有芳歲姐弟,七嘴八舌的,她總算得到開口的機會,問大哥和二哥好不好。
於太太嘆道:“你大哥仍舊是忙,你二哥更忙——又去京城了。”
令年呼吸頓時一停,“去京城,做什麽?”
“誰知道呢?”於太太難免抱怨了幾句,令年心不在焉,完全沒留意她在電話那頭說了些什麽,有一會,於太太也沈默下來,將何媽等人支開了,她問令年:“亂民鬧事那天,你在聖三一堂?”
令年回過神來,聽於太太語氣嚴肅,知道沒法抵賴,只能承認了,“是阿玉說的?”
“你啊……”於太太只說了這兩個字,後面就咽了回去,但語氣裏是藏不住的失望和無奈。幸好於太太並沒有追究這事,她和令年商量:“要不要跟卞府說,早點給你們結婚好了。你們結了婚,我也少操一份心了。”
這件事情,最近常在心頭縈繞,卞小英也偶爾有提及,令年這個電話打得腦子裏亂糟糟的,也沒心思安慰於太太了,說:“小英最近常說,在水師營裏沒有作為,打算要去調去江防營了,在江南提督手下了。”
於太太一怔,“那明年隨郡王訪美的事情怎麽辦?”
“大概不去了吧。”令年說,“我也沒打算去。”
於太太有些不大高興,說:等你回來再說吧。囑咐了她幾句,便放了電話。
令年推起自行車,離開電話局,漫無目的地在人群裏走。交十月了,銀杏泛黃,楓葉染紅,深深淺淺的秋色錯落參差,顯得街上的人都是灰塌塌的。補鍋匠正把小鐵錘敲得當啷響,碎鐵片在坩堝裏融成又紅又亮的色澤,令年看見有人坐在道邊的小馬紮上,頭發梳成蓬松高聳的東洋髻,系了蝴蝶結緞帶,手裏攏著交領長袍,好像生怕火星子濺上去,又有點好奇地探著頭。
令年從這奇異的裝束中認出她來了。把自行車停下來,她叫了聲小松老師。
對方沒有反應,令年又叫了一聲,她才茫然地回過頭來,看見令年——顯然她還記得令年,那張溫柔的圓臉上立即堆起笑容,斯國一很不好意思地道歉,“很少有人叫我小松。”她按住衣領,又要上來跟令年鞠躬問好,“於小姐,好久不見呀。”
她們要說謀面,其實也就總督巡視那一次。令年有些好奇,“小松老師還記得我嗎?”
“當然啦,於小姐非常美麗,也非常溫柔。”斯國一很誠摯地恭維她。她年齡應當也近三十歲了,但是說起話來語氣像個小孩子一樣天真,總是充滿驚嘆的意味。
補鍋匠還兼任修鞋匠,斯國一的鍋補好了,又把鞋子遞上去,穿洋白紗襪子的一只腳有些別扭地翹著。她又覺得抱歉了,跟令年解釋道:“於小姐,請稍微等一等。一口好鍋,一雙好鞋,非常重要的。”等著修鞋的功夫,她又一再跟補鍋匠確認是否只要兩文錢。
令年其實沒打算跟她一起去學堂,但聽她這麽鄭重其事的,倒不好意思立即就走了,便站在旁邊看了一會。她覺得,斯國一雖然是女校□□,但經濟上並不寬裕,即便對方臉上並沒有露出半點局促。也許是今年沒有人肯進她的課堂,導致她的束脩也很少了。
她有點同情斯國一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她是從幫廚口中得知,總督要訓誡講話,還要召集大家去合影,趕緊換過新領的校服。這時師生們和總督已經呈眾星拱月的姿勢,在校舍外排列好了,前頭架了照相機。令年悄悄走進隊尾,占據了一個很不起眼的位置。
她們擺出昂首挺胸的姿勢,等了好一會,照相機還沒有響。是校監之間發生了小小的爭議。有人說:小松老師缺席了,沒有人告訴她。有人說:她在兩枚銅錢那個案子裏惹得總督很心煩,不來正好,省得總督看見了又要生氣。又有人說:怎麽說也是東洋才女,為了彰顯兩國敦睦,還是把她叫來吧。這時有知道內情的人便說:什麽才女,她不就是去東北找她丈夫,丈夫被俄國人打死了,她沒有旅費回國,才流落南京的嗎?來了幾年了,也不見得有什麽真學問。
令年聽懂了,小松是斯國一的姓。
大家莫衷一是,又不敢驚動總督,等得不耐煩了,校監說:不等了。話音未落,斯國一小跑過來,她穿的布褂長裙,頭發在腦後挽個圓圓的發髻,和別的女教員沒什麽區別,嘴裏說著“請等一等”,又沖眾人很鄭重地鞠了躬,說自己來晚了。
顯然前排並沒有給她預留出座位,斯國一也很識相,自己繞到後頭,像個低眉順眼的女學生,站在了令年身邊。
令年的餘光看到她的短褂漿得筆挺,衣襟上別了一束黃燦燦的桂花,香得沁鼻——她大概對照相很重視,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打扮,完全沒有想到,對校監和總督而言,她其實可有可無。
照相師傅招呼大家往前看。令年便把目光收回來了。這一天,她和所有的女同學一樣,穿的窄身藍褂,洋布裁的黑色百褶裙,新剪的劉海下,一張臉是潔白安靜的。應照相師傅的要求,她微顯嚴肅的臉略微緩和了些,因此定格在鏡頭前,是個很含糊的表情。
兩江總督巡視過後,學堂裏頒布了幾條新的校規:非本地的學生,必須寄宿在校舍裏,家在南京城的,則要派父兄或者仆人每天接送上下學。另外,本學堂的學生一律嚴禁參加校外的集會、詩社,或在公開的場合及報紙發表任何與朝政、民生相關的言論。
南京的街頭巷尾,也出現了同盟會、共進會的蹤跡。本地女學昌盛,還有女子禁煙會,衛生講習所,婦人紅十字會,連娘子軍事團都有了。因為各個學堂、衙門每年送許多人去東洋留學,這裏的東洋風又格外盛行,人們喜歡日本產的洋紗洋傘,毛巾胰子,認為他們很擅長仿造西洋貨,便宜精致,又很耐用。
總歸來說,南京比上海祥和,到處都是園林宮闕,湖光山色。時代的新風尚且沒有撼動這座古都所獨有的韻味和奇趣,街上還是轎子和驢馬居多,夫子廟的行人摩肩擦踵,秦淮河的畫舫裏,仍舊有人用吳儂軟語招徠著生意。
令年沒上幾天課,又隨同學們一起去參觀了南洋勸業會的跑馬場。這裏正在舉辦國內有史以來的第一場運動會,男大學生們盤起了辮子,綁了腿,比試了賽跑和各種球類,最後是上海學界的代表團贏得了頭獎,令年激動得臉都紅了,卞小英找過來時,令年還在意猶未盡地往賽場上張望。
這幾年沒有戰事,水師營的官兵快成了儀仗兵,運動會上也來亮了相。卞小英換上了海軍禮服,身側佩劍,胸前掛著手風琴。他因為長相英俊,還被臨時編進了西洋樂團。
令年還奇怪:“我遠遠看見你在隊伍裏,怎麽不拉琴,只顧著走步子?”
卞小英笑道:“我本來就不會拉啊,就是做做樣子的。昨天稍微學了一點,一邁步子,又忘了。”
頒獎儀式已經結束了,觀眾們正在陸續散場,卞小英把手風琴還了回去。他那些同寅們還在三三兩兩地站著,等他一起回營,卞小英搖了搖手叫他們先走,對令年道:“我送你回去。”
令年的女同學們已經不剩幾個,她四處看了看,沒有找到大伯父家的轎子。
“走吧,”卞小英催促她,“你們學堂不是不許自己一個人回家嗎?”
令年只好跟著他,步行離開跑馬場。卞小英看她一眼,她鞋子上被人踩了好幾個腳印,仍是笑瞇瞇的。他剛才在同寅面前把她叫住,是有點炫耀的意思的,這會卻有些後悔了。離她更近了一些,他把路人回望的視線遮住了,“唉,你別一直笑了。”卞小英說,“南京隊輸了,你沒看別人都是垂頭喪氣的嗎?”
“我是上海人,我當然高興了。”
“南京人本來就不喜歡上海人,這下更糟了。”卞小英一頓,“我倒是覺得上海人蠻好的。”
令年俏皮地皺了皺鼻子,“有什麽了不起的?”她自己先撲哧笑了,“南京人,大蘿蔔。”
“蘿蔔好吃啊……”
街上熙熙攘攘的,連空包車也不見一輛。兩人只能邊走邊望,偏卞小英那身海軍裝格外吸引人註意。有社員拿著傳單追上來,他擺了擺手,不怎麽感興趣,對令年說:“我明天送你上學吧?”
令年覺得他今天格外殷勤,“不要麻煩了。”
“知道總督大人去你們學堂幹什麽的吧?”卞小英告訴她,“是去選兒媳婦的。”
女學堂裏的學生都出身達官貴人,總督夫人還是掛名的學監,也不稀奇。令年認為自己在學堂裏並不起眼,可琢磨著卞小英這語氣,她回過味來。“那,跟我也沒關系呀。”
南京的秋老虎難熬,令年說著話,用手絹擦起了額頭的薄汗,卞小英見前方就是鳳儀門,靈機一動,讓她等一等。沒一會,他自水師學堂回來,手裏還推著一輛半舊的自行車。令年眼前一亮,忙小跑過來,“你會騎自行車嗎?”
卞小英說:“會啊。”其實已經生疏了,他騎上去,車頭猛地拐了個彎,道邊的行人紛紛退避。車子是幾年前別人送給他的,在南京還算是稀罕物。卞小英來回蹬了幾個圈子,說:“我們可以抄小巷子,我騎車帶你回去。”
令年躍躍欲試:“我能騎嗎?”
“你不怕?”
“不怕,我會騎馬。”她今天穿的褲褂,很輕靈方便,模仿卞小英的姿勢上了車,卞小英比她還小心,雙手緊緊扶住把手,叮嚀她道:“我替你把著,你別蹬,慢慢繞幾個圈就夠了。”令年嘴上說知道了,不斷地催卞小英松開點,在鳳儀門下慢慢騎了個來回,叫卞小英放手,還沒等他反應過來,她已經腳蹬一踩,嗖一下騎走了。
“哎,”卞小英追了幾步,見人早沒影了,一時哭笑不得,又替她擔驚受怕。很快令年又折返回來了,騎在車上在他周圍繞圈,得意洋洋的。“這個比東洋車跑得快多了。”令年不舍得還給他,“能借給我騎幾天嗎?”
這自行車早被閑置了,卞小英倒是無所謂,“在家裏和姊妹玩可以,你不要騎出門啊。”
“我可以騎車上學,”令年信心滿滿,臉在秋陽下曬得通紅,“別人趕都趕不上,你看……”
“小心……”
話音未落,車輪碾過碎瓦片,令年連人帶車栽了個大跟頭,卞小英嚇一跳,忙把自行車丟到一邊,把她扶了起來。令年的手心已經擦破了皮,沁了點血出來。卞小英直皺眉,“怎麽以前沒看出來,你膽子這麽大?”
令年背過身去,燦然的笑容黯了一下——是他在咒她吧?她沒說話,低頭用手絹把掌心隨便包了包。卞小英把自行車送回水師學堂,召了兩輛包車,送她回於府。他似乎有些猶豫,隔了兩天,才履行承諾,叫人把自行車送來了於家。
於府裏沒有電話,也沒有汽車,學堂裏的課程又算不上很有趣,因此南京日子好像過的格外緩慢悠閑。這輛新得的自行車,成了令年閑暇時不多的娛樂工具。她往把手上系了各色絲縷編的瓔珞,有時候也別一把桂花,斯年在後座上撐著洋傘,把燕子磯、玄武湖、紫金山游了個遍。
下過幾場秋雨後,天氣突然轉涼了,令年自上海來的時候,也帶了幾箱子的衣裳,可於太太照例替她裁好了秋裝,遣下人送來南京。於太太雖然粗通文墨,但年紀大了,不習慣寫信,令年取出一件新做的華絲葛夾襖換上,仍舊騎著自行車,去電話局——她在大伯父家是客,呂氏又不在家做主,簡直過得無拘無束。
於太太接到她的電話很歡喜,把瑣碎事情問了一堆,令年聽著電話那頭何媽、阿玉,還有芳歲姐弟,七嘴八舌的,她總算得到開口的機會,問大哥和二哥好不好。
於太太嘆道:“你大哥仍舊是忙,你二哥更忙——又去京城了。”
令年呼吸頓時一停,“去京城,做什麽?”
“誰知道呢?”於太太難免抱怨了幾句,令年心不在焉,完全沒留意她在電話那頭說了些什麽,有一會,於太太也沈默下來,將何媽等人支開了,她問令年:“亂民鬧事那天,你在聖三一堂?”
令年回過神來,聽於太太語氣嚴肅,知道沒法抵賴,只能承認了,“是阿玉說的?”
“你啊……”於太太只說了這兩個字,後面就咽了回去,但語氣裏是藏不住的失望和無奈。幸好於太太並沒有追究這事,她和令年商量:“要不要跟卞府說,早點給你們結婚好了。你們結了婚,我也少操一份心了。”
這件事情,最近常在心頭縈繞,卞小英也偶爾有提及,令年這個電話打得腦子裏亂糟糟的,也沒心思安慰於太太了,說:“小英最近常說,在水師營裏沒有作為,打算要去調去江防營了,在江南提督手下了。”
於太太一怔,“那明年隨郡王訪美的事情怎麽辦?”
“大概不去了吧。”令年說,“我也沒打算去。”
於太太有些不大高興,說:等你回來再說吧。囑咐了她幾句,便放了電話。
令年推起自行車,離開電話局,漫無目的地在人群裏走。交十月了,銀杏泛黃,楓葉染紅,深深淺淺的秋色錯落參差,顯得街上的人都是灰塌塌的。補鍋匠正把小鐵錘敲得當啷響,碎鐵片在坩堝裏融成又紅又亮的色澤,令年看見有人坐在道邊的小馬紮上,頭發梳成蓬松高聳的東洋髻,系了蝴蝶結緞帶,手裏攏著交領長袍,好像生怕火星子濺上去,又有點好奇地探著頭。
令年從這奇異的裝束中認出她來了。把自行車停下來,她叫了聲小松老師。
對方沒有反應,令年又叫了一聲,她才茫然地回過頭來,看見令年——顯然她還記得令年,那張溫柔的圓臉上立即堆起笑容,斯國一很不好意思地道歉,“很少有人叫我小松。”她按住衣領,又要上來跟令年鞠躬問好,“於小姐,好久不見呀。”
她們要說謀面,其實也就總督巡視那一次。令年有些好奇,“小松老師還記得我嗎?”
“當然啦,於小姐非常美麗,也非常溫柔。”斯國一很誠摯地恭維她。她年齡應當也近三十歲了,但是說起話來語氣像個小孩子一樣天真,總是充滿驚嘆的意味。
補鍋匠還兼任修鞋匠,斯國一的鍋補好了,又把鞋子遞上去,穿洋白紗襪子的一只腳有些別扭地翹著。她又覺得抱歉了,跟令年解釋道:“於小姐,請稍微等一等。一口好鍋,一雙好鞋,非常重要的。”等著修鞋的功夫,她又一再跟補鍋匠確認是否只要兩文錢。
令年其實沒打算跟她一起去學堂,但聽她這麽鄭重其事的,倒不好意思立即就走了,便站在旁邊看了一會。她覺得,斯國一雖然是女校□□,但經濟上並不寬裕,即便對方臉上並沒有露出半點局促。也許是今年沒有人肯進她的課堂,導致她的束脩也很少了。
她有點同情斯國一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